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战略的号召,进一步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探索大运河苏州段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举措,于10月16日下午2点在亚博APP惠和楼215会议室举行了2020“石湖智库•智汇苏州”第3期(总第7期)学术沙龙。
本次沙龙以“‘四位一体’高质量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主题,邀请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专家教授以沙龙对话形式献计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最终形成观点鲜明、操作性强的决策咨询报告。活动由石湖智库理事长、亚博APP副校长张健主持。社科联副主席王明国、校长曹毓民为智库新聘咨询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智库研究员颁发聘书。
亚博APP校长曹毓民致辞。曹毓民结合当前国家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充分肯定了石湖智库第三期学术沙龙的当下性意义,并指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涉及百工百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该如何对接苏州的城市地位,既展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又具有国际范的特质,这是本期沙龙举办的目的所在。
沙龙由苏州石湖智库特约研究员、苏州政府专家咨询团成员居易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丹林,苏州石湖智库特约研究员、苏州科技大学教授陈来生,亚博APP教授,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孙学文,亚博APP教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陈璇,亚博APP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蔡斌参加沙龙研讨。在刘士林教授阐述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国家文化公园与运河城市协调发展”的观点和李丹林教授阐述了“科学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法治保障”的观点后,其他几位专家就“四位一体”建设富有苏州特色的大运河苏州段国家文化公园开展讨论。“四位一体”指的是城河一体(苏州古城和运河)、湖河一体(太湖和运河)、园河一体(园林和运河)、富河一体(经济和运河),指出大运河苏州段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必须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因地制宜,利用苏州现有的文化资源,做好顶层建设规划,使得大运河苏州段国家文化公园的设计要与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气质相符合。
随后,中国运河网主编应晓萍女士、江南大学学报总编谢光前教授、艺术学院李道国教授分别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无锡经验”进行亚博APP。
苏州石湖智库连续成功举办七期“智汇苏州”学术沙龙,2020年1月至今,智库研究员发表决策咨询报告共计35篇,其中7篇获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为了进一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文旅融合”的要求,石湖智库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以“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开展工作。2020年8月底,整合全校资源组织力量以“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创新研究”为名申报江苏省社科联协同创新基地。9月至10月期间,石湖智库分别与金阊街道运河社区、枫桥景区、吴门桥街道以“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发展”为题合作共建。9月24日,智库获运河社区党委颁发的“最佳红色合伙人”称号;10月4日,居易、陈来生、蔡斌、陈璇四位特约研究员受姑苏区吴门桥街道的邀请,参加“做活姑苏运河‘最精华’文眼的学术沙龙”,并受聘为姑苏运河研究中心研究员,为姑苏区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献计献策。四位专家的发言在苏州日报以整版形式刊登。另外,10月8日,由石湖智库与枫桥景区共同协办的“枫桥诗会”作为江南运河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亮相,智库专家全程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并受邀参加下午运河五市旅游景区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大运河苏州段文旅发展的研讨会。
这也是苏州石湖智库作为地方高校新型智库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有益尝试,为苏州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应有的建言咨询作用。
供稿: 苏州石湖智库秘书处
通讯员: 龚蓓琪
审核: 宣传统战部